黄土高原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1、煤矿地面塌陷、地裂缝、煤矸石自燃等是该区最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在调查收集资料的579座各类矿山中,115座矿山存在地面塌陷。其中,黄土高原地区煤矿塌陷区超过了44处,占塌陷矿数量的326%。由于黄土高原人口密集,地面塌陷对土地的破坏主要是对农田的破坏。
2、上层矿矿石氧化钙含量为543%,氧化镁含量为62%;下层矿矿石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含量分别为564%和09%。上层矿厚2~3米,下层矿厚4~12米。探明累计储量为33万吨。矿层倾角4~8度,埋深0~14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宜于露天开采。此矿为府谷县水泥厂提供矿源。
3、原因: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地势陡峭,海拔落差大。西区为高原山地,海拔高,切割深度大,地壳变动强烈,构造、地层复杂,气候干燥,风化强烈,岩石破碎,因而主要发育有地震、冻融、泥石流、沙漠化等地质灾害。
4、黄土高原型地质环境分区,主要分布在陕西北部、甘肃东部、青海东部和宁夏南部,为沟、壑、梁、峁、塬地貌。黄土厚度一般不足200m,不同地区其基底岩性不同,有古生代碳酸盐岩,中、新生代的砂岩、泥岩等,主要分布于高原周边及沟壑中。
广州棠下发生地陷,形成地陷的原因是什么?
1、广州棠下发生地陷,一泥头车陷在了坑里,造成地陷的原因正在调查之中。有目击者说,泥头车一压,地就塌了。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事发地方圆500米内都没有在建的地铁工程有记者赶往了事发地进行调查,发现泥头车现在坑里的位置,周围方圆500米内都没有在建的地铁工程。
2、地面下陷的原因分析:自来水管道破裂 一般来说,城市道路下面产生空洞,大多与自来水管道破裂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自来水管道深埋于地下,管道内部的压力极大,因此一旦出现破裂,巨大的水压就会把地面下的泥土冲走,沿着地面的缝隙或者下水管道流走,一般来说,城市道路出现此类问题大多与此有关。
3、造成地陷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大量抽取地下水所引起;另一种则是因为地质构造运动、地震等造成地陷。在电视新闻当中,有时候会看到,某个城市的道路发生地陷,造成人员伤亡的报道,不少人就想知道,地陷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4、我国多次发生地陷现象,对我国人民的安全和活动造成威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地陷的原因。地陷是什么原因地陷的自然因素海平面上升将导致地面的相对下降。另外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10%必然加速冰川消融10%,从而造成海平面升高10%地面相对下沉10%从而引起地面的沉积。
5、而且这给当地的百姓也造成了心理恐慌,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地陷的原因是什么,转而怀疑道路的质量,是否会再次发生危险,其实这个不需要人们担心,因为城市道路都是政府项目,政府在面对这种民生工程的时候质量要求都非常高,如果达不到标准根本不会使用,所以我们可以完全放下心来。
6、地陷的人为因素 开发利用地下流体资源。由于抽取地下水,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地面沉降。20世纪20年代,我国上海、天津在市区集中开采地下水的地区发生地面沉降。华北平原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岩溶塌陷。中国是世界上岩溶最多的国家之一。
矿山地面塌陷与复垦
开采塌陷造成地表塌陷区面积大小及深度与矿层产状、开采深度,以及采空区管理方法等因素有关。塌陷裂缝区面积与采矿规模呈正相关。如在地下采煤中,人们习惯用每采万吨煤地面塌陷的土地面积(ha)作为一个指标反映地表形态的破坏程度,通常称其为塌陷指数或塌陷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煤炭开采量与塌陷占地的相关性。
对于轻度塌陷,地表凹凸不平,起伏较小且面积较大的地块,采取划方整平、削高填低的方法平整土地。对于地面坡度较大的可因地制宜修筑梯田。(2)对于塌陷较深、地表无积水的地块,应先将表土剥离,再以填充物填充凹陷处,最后覆盖表土,恢复至与周边地表高程一致。
采煤塌陷地征用补偿标准调整为年产值的12倍,即土地补偿费为年产值的6倍,安置补助费为年产值的6倍,每亩年产值按1200元计算,每亩补偿14400元。不再按人平均耕地面积和原用途分类别补偿。煤矿企业采煤塌陷的集体农用地,不具备征用条件的,必须复垦为耕地或其他农用地。
采煤沉陷地拖式铲运机挖深垫浅新工艺较以往推土机工艺更符合复垦土壤重构的要求,所构造的土壤质量更高,达到目标生产力的时间更短,一般当年或第二年即可恢复。虽然比其他复垦工艺有了较大的改进,由于是在塌陷后进行的复垦,仍可能存在上下土层混合、肥力不足等问题[123]。
矿山土地复垦,又称为土地复垦,是指采矿权人在遵循矿产资源和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对矿山建设与生产活动中因挖掘、塌陷等因素导致破坏的土地进行修复与治理,以恢复其可利用状态的一系列措施。
第二条 因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等活动造成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的预防和治理恢复,适用本规定。开采矿产资源涉及土地复垦的,依照国家有关土地复垦的法律法规执行。第三条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地面塌陷的危害
1、采空区的地面沉降、塌陷虽较严重,但与地形相对高差相比较,下沉量还不足以影响宏观的地貌形态,也未形成规模较大的塌坑和积水洼地,地面变形造成的直接危害主要是民居和农田的破坏。
2、塌陷使大量的建筑物变形、倒塌,道路坍陷,田地毁坏,水井干枯或报废,风景点破坏等,给城市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损失。
3、其地面表现形式是局部范围内的地表岩土体的开裂、不均匀下沉和突然陷落。 岩溶塌陷的危害主要有: 影响交通:岩溶塌陷对交通网络的正常运行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对公路、铁路的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
4、地面沉降是一种累进性地质灾害,会给滨海平原防洪排涝、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建设、航运交通等造成严重危害,其破坏和影响是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