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矿产资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并举例说明
1、因此,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一是要注意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当地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尤其是地下水)的污染,同时,要注意对矿区的绿化和还原,保护当地的土地资源。并且要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2、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矿产资源开采要占用和破坏大量的土地,仅露天采矿全世界就已有300万公顷土地被破坏,我国每年露天采矿破坏的土地约0.67—1万公顷。在矿产资源开发中,以煤炭开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最为严重,井下每采百万吨原煤造成的土地塌陷面积平均为13—20公顷。
3、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节约用电。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矿受到破坏的,矿山企业应当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利用、植树种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开采矿产资源给他人生产、生活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责赔偿,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论述我国矿产资源的保护措施?
对未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保护要禁止掠夺性开采,防止污染破坏。(2)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保护 ①矿产勘查过程中的保护:开采前必须查明矿产资源的储量、质量并实行综合找矿、综合评价,以便综合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矿产资源。②矿山设计阶段的保护:开采前必须做好工业设计,要确保矿产资源的设计利用率。
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矿产品资源是有限不可再生的,要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或回收利用,积极发展矿产品深加工业,大力发展环保业,开发区污染防治产品系列,努力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从根本上减少资源利用中的污染物排放。加大对矿山科技进步的投资,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的科学技术水平。
保护矿产资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合理开采:在开采矿产资源时,要遵守法律法规,按照国家规定的开采标准和采矿技术,避免过度开采或浪费资源。循环利用: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应采取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和尽量循环利用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延长矿产资源的使用寿命。
工业污染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1、工业污染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破坏生态环境生态资源包括太阳能、水、土壤等。以破坏水资源为例。地球表面的总水量为13亿立方米,淡水仅占3%,人类可直接使用的淡水不到总量的1%。由于城市发展大规模工业、生产和生活在地面上无计划地开采地下水,大量的水流,世界各大城市的地下水位一直在下降。
2、工业污染的影响深远且多样。工业活动产生的未处理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对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些有害物质不仅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工业污染对工业生产本身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有害物质会侵蚀管道和设备,缩短其使用寿命,并对厂房和其他基础设施造成损害。
3、工业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带来了许多严重的危害,例如导致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壤退化、水资源短缺等。同时,它也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威胁,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肺癌、恶性肿瘤等。此外,工业污染对于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质量的下降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矿山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学根源
1、矿山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生产外部性分析 矿山企业在进行采矿活动时,造成了环境破坏和污染,当企业并不为此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时,此时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形成了传统经济学所说的生产外部不经济性,从而造成了市场失灵。
2、矿山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生产外部性分析 矿山企业在采矿过程中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污染,如果没有为其支付足够的成本,将导致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从而产生生产外部不经济性,市场失灵。因此,需要政府通过微观经济政策进行干预,如税收和津贴、企业合并、规定财产权等。
3、矿山采、选技术落后,加剧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选矿工艺简单落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废渣、废水综合利用程度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落后,导致治理进度缓慢。
4、矿业开发或多或少会对地质环境造成影响破坏,有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产生具有必然性,有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产生则与矿业行为的规范程度关系密切,总而言之,导致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因素主要有采矿行为、采选冶及治理技术以及自然因素。
5、对煤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认识 煤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一个人工-自然复合的巨系统,其形成既有内生地质作用,也有外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说已经对该问题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煤矿山地质环境系统的失稳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参与打破了系统的平衡。